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水墨美人画
作者:admin 日期:2016-12-29 13:56:01
【水族】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以及贵州的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在广西省的融安、南丹、环江、河池等县。人口约为411847人(2015年统计)。
水族的远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水族与古代“骆越”族有历史渊源,是其中一只发展起来的。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了岭南,水族先民逐渐向北往黔桂边境迁移;隋唐时统称“溪峒蛮”;唐宋时与壮侗各民族一起被统称为“獠”;宋代在该处设置“抚水州”,被通称“抚水蛮”;州这一地名暗示以“水”为自称的人群已经形成。13世纪中期,有大规模的汉族人移到此处;13-17世纪,又有大量的汉族士兵被调到此处戍守,设屯安家,他们的后代也逐渐融合于水族。 “水族”族之称,最早见于明代史籍。清代,多称其为“水苗家”、“水家”等。新中国成立后,水族被正式定名。
水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语支。水族先民曾创制过自己的文字,称为“水书”,其形状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是一种已经有2000年历史的古老文字,但只有400多个单字,且多用于巫术活动。这些文字全靠誊写抄录,没有刻版印刷,但各地的水书基本一致。大部分水族人不认识。他们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
水族人信仰多神、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崇拜自然物.
水族人崇尚藏青色和黑色,男子用青布包头,女子身座青布长裤。女子喜欢戴围有茨藜花纹的围兜,衣裤的口边也有花边装饰.
【侗族】
为中国第12大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879974人(2015年人口普查)。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
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百越、隋唐五代宋朝时期的“僚”、元明清时期的“峒人”,后来又有许多汉族人来到他们的居住地,与当地人混合而成。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今天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
历史学家们都普遍认为侗族源于古代百越,但具体源于百越中的哪一支,尚无定论。
侗族人信仰多神,崇拜祖先,特别崇拜女性祖先“萨母”,许多地方都建有“萨母祠”。有的地方也信汉族的一些神。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有很少的人信奉。
侗族的语言是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1958年,国家制定了拉丁侗文,曾经在一部分地方推广。大多数侗族人会说汉语。
侗族人的服装多用自制的“侗布”制成,色调以青、蓝、白、紫为主。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属于东斯拉夫人中的一个族群,是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圌疆等地的少数民圌族。
在我国俄罗斯族是56个民圌族之一,在新圌疆北部、内蒙古和黑龙江省共有约1.56万俄罗斯族人。
俄罗斯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使用俄语俄文。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在社会上,他们都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中,在与本民圌族人交往时,他们也讲俄语,使用俄文 。
我国的俄罗斯人最初信奉灵魂不灭,认为人死了其灵魂还在。近代,他们多已改信东正教,也有信仰基督教的其他教派的,不信教的人也越来越多。
俄罗斯族的传统服饰丰富多彩,人们在不同季节里,选择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衣着。
【鄂伦春族】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嘉荫县和黑河市。“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
公元5世纪前,古鄂伦春人仍处于氏族社会时期,各氏族按照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沿水居住。史书记载的“沃沮”、“乌素固”、“靺鞨”、“钵室韦”等都与鄂伦春族有关。三国志:“无大君主,有邑落长帅。”,《魏志》曰:‘东沃沮……无大君王,世世有邑长。……今诸邑落渠帅称三老臣,句丽置其中大人为使,又置大家以统之,税其貂布食物、美女婢妾。’
5世纪初,鄂伦春人进入氏族封建制,其生产生活领地的划分以家族或氏族为单位。
有观点认为辽国之前鄂伦春族主要是越喜、铁利、拂涅、虞娄等部的居民,还包括渤海国的粟末靺鞨族(渤海人)人。渤海国灭亡后西迁的“乌素固”人、“移塞没”人、“西室韦人”,是那些迁移到了呼伦贝尔地区的乌古人,也就是鄂伦春的先民。他们语言与鄂温克人一样是北通古斯语。他们分库马尔与毕拉尔二部落,下有氏族。也有使马与使鹿之分。
鄂伦春族语言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一般通用汉语文。
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
鄂伦春族的服装以袍式为主,主要有皮袍、皮袄、皮裤、皮套裤、皮靴、皮袜、皮手套、皮坎肩、狍头皮帽等,最具特色的是狍头皮帽,这种帽子几乎不离身。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是中国和俄罗斯的一个少数民族,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
鄂温克族祖先是五至九世纪生活在大兴安岭深末怛室韦,另一说法是沃沮后人,元代称他们为林木中百姓,明代称额里克特人与野人女真,1753年有500个索伦兵派遣到塔城与伊宁。俄罗斯人在1606年遇到他们,1614年开始向他们征收毛皮税。
中国的鄂温克族在1640年被皇太极打败,头人博穆博果尔被杀,人民被编入八旗。为了加强帝国的西部边界,1732年,清朝从布特哈地区抽调一千六百名鄂温克兵丁,携带家属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地区,其后裔就是今天的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民则广泛使用汉文。
中国鄂温克人多信萨满教与万物有灵,牧区居民信藏传佛教。
鄂温克族服饰的原料主要为兽皮。大毛上衣斜对襟、衣袖肥大,束长腰带。短皮上衣、羔皮袄,是婚嫁或节日礼服。无论男女,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制作的装饰品镶边,穿用时束上腰带。喜爱蓝、黑色的衣服。
【哈尼族】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列中国第16大民族。云南是哈尼族世居地。
哈尼人的一支阿卡人(又称为雅尼人,阿卡的语义即是奴隶),在缅甸、老挝、泰国都有分布,缅甸、老挝称其为高族.
哈尼族可能源于古代氐羌族群。汉文史籍中,对哈尼族有“和夷”、“和蛮”、“和泥”、“离泥”、“倭泥”、“哈尼”、“斡泥”等称呼。
哈尼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支,同彝语、拉祜语、傈僳语比较接近。分为哈雅、碧卡、豪白三个方言,彼此差别较大,相互通话困难。过去一直没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相信万物有灵,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灵魂崇拜。
哈尼族的服饰,因支系不同而各地有异,一般喜欢用藏青色的哈尼土布做衣服。
【哈萨克族】
首先,哈萨克自古是一个混血的突厥民族,体貌特征多样。有趋于北欧,东亚,西亚等各种。是“丝绸之路”古老的开发者和经营者之一。年轻的姑娘喜欢穿连衣裙,裙袖有美丽的绣花,裙摆阔大自然成褶。上身外套紧身坎肩,坎肩上绣有美丽的图案并缀有五颜六色的饰品。
【高山族】
高山族是中国政府对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指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上汉族及其他中国民族以外的“中华民族”人口,范围大概相当于历史上汉族所谓“生番”,日本殖民当局所谓“蕃人”、“高砂族”,或当前台湾当局法律上“山地原住民”和“平地原住民”的总和。
由于历史上原居平地的台湾原住民(“熟番”、“平埔族”)大量汉化,当前各“平埔”族群并无明确法律地位,借用中华民国早期分类法的中国官方定义乃将其视为“汉族”;因此,“高山族”的指涉范围,小于广义的“台湾原住民”(包含各“平埔”族群)或岛上南岛语系族群的实际总和。
据2015年人口普查统计,有4009人散居祖国大陆东南沿海。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无文字。不同地域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语言。散居于大陆的高族族通用汉语文。有阿美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
【基诺族】
基诺族是1979年6月正式确认。“基诺”为自称,民国之前汉释其为“攸乐”,意为“尊敬舅舅的民族”,为支南地区特有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0,899人,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
基诺一称来自其主要聚集区“基诺山”,清地理志称此山为“攸乐山”故清档中多以攸乐人为其称谓。
民族意识上,他们以为自己是诸葛亮伐南中孟获的军人后人。
有关基诺人最早的记录为明末清初,因基诺山地区盛产普洱茶故在此时有大量汉地商人来往,并借此向推广了相并的农业生产式艺。
清雍正七年,中央曾在此筑有砖城,屯兵500,但后因瘅气甚恶故而裁撤,此后该地区以土司制度,设有攸乐土司后因该地区的傣族土司用武力对合合并统治。民国时期设有保甲长但多以傣人为头目,故该地区有发生以基诺人为首的多民族暴动,后以车里县县长撤职查办,并免3年税赋收局。
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无文字,过去多靠刻竹木记事。
基诺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尊奉诸葛孔明。
基诺族男女皆自小戴大耳环,耳环眼很大,认为耳环眼的大小,代表着勤劳与否。基诺族男子的裤子宽大,白色无领外衣;女子挽发高髻,头上戴三角形尖帽,身上背麻布袋,在白背心上刺有各种图案,外着无领长袖外衣,下穿黑色红边的合缝裙子。基诺族喜欢穿自织的带有蓝红黑色纹的土布。
【景颇族】
景颇族,中国云南世居民族之一.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唐代,其先民以“寻传蛮”、“高黎贡人”见诸于汉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又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称。
景颇族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彼此通话困难。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语文。
景颇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景颇族男子喜欢穿白色或黑色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布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腿上带裹腿。
【东乡族】
东乡族自称为撒尔塔人。人口为621500万人(2010年统计)。
东乡族源于中亚撒尔塔人与蒙古人,信伊斯兰教,由六种色目人为主体发展出来。即回回、乃蛮、钦察、葛逻禄、甘土鲁、康里,这些中亚人成为签军,由赤老温统帅,留驻东乡。后来这些军人被组织入社(也与一部分汉人藏人混合),定居下来。由军户转为民户,采用蒙古语。色目人是重要来源,在元朝中期形成现今东乡族。明初这地方属河州卫管辖,前朝将军锁南普,赐姓何,任命为指挥同知。世代相传,实行土司统治。洪武年间设九个里,推行里甲制度。在清朝改为用社统治。东乡族一部分族源是阿难答部下。
东乡族人讲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十三世纪蒙古秘史的蒙古语很像。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字,无本民族文字。
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东乡族人的食衣住行及风俗受伊斯兰教影响很大。服饰上带有回族的特点,颜色多青、蓝色或藏青色布制成。
【京族】
京族,也称为越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占越南总人口的86%,是狭义上的越南人。在中国境内,京族为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京族历史上曾被称为“安南”、“越族”,自称“京族”。
越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百越、百粤之称,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越族的一支即为今天越南的主体民族,亦称京族。而浙江的越族已经与汉族融合。
PS:历史知识现在的越南,在宋朝之前一直是我中华的领土,汉朝为我国交趾郡。是我中华神圣不可侵犯之领土,937年,越南实际独立,但直到1885年《中法新约》签订,越南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这些是题外话)
京族使用京语,京语与越南语基本相同。没有文字,曾创制土俗“喃字”,现在京族通用广州方言和汉文
京族主要信仰道教、佛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
京族男子一般都穿及膝长衣,坦胸束腰,衣袖较窄,腰间束带。京族妇女则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多为黑色或褐色。
京族最有特色的装饰是他们的斗笠。
【回族】
回族是目前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沿海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中国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中亚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特称)大批迁入中国,以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为主,后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目前在中国大陆人口数目为981万6805人,人数现列中国第四。回族以散居为主,大部分省份有回族聚居区,是各省份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回族多保持西域文化习俗,主要是伊斯兰文化。
19世纪清朝同治年间爆发了同治陕甘回变。后来演变成回族和其他穆斯林民族以及汉族、满族之间的仇杀,它维持了十年多,波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区,最后被多隆阿部队和以汉族人湘军为主的清朝军队镇压。
这次起义的目的是在黄河西岸陕甘地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白彦虎同样提出了和云南杜文秀领导的回民起事那样建立"伊斯兰国"的口号。战乱对西北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损失人口2000多万。之后,许多回族人迁.徙到中亚,逐渐发展成为东干人。东干人之大多数现时散播在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和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人口约10万。
回族的通用语为汉语,第二语言为阿拉伯语,全民生活方式主要伊斯兰化。
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回族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
回族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回族聚居区中,回族群众依然保持着中亚人的传统穿衣打扮。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回族特点的穆斯林服饰——男子多带小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
【德昂族】
德昂族(缅甸称巴朗族)是中国、缅甸、泰国的少数民族。德昂族旧称“崩龙族”。
德昂族是中国西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的濮人,与哀牢有密切的关系。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是开发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在唐宋时期已能自制陶器。历史上德昂族的先民曾在12-15世纪时建立了金齿国,后来逐渐衰落,元以后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至今在潞西县芒市河边等地还有古代德昂族的巨大村落遗址。
德昂族信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过去男孩儿到10岁便要入寺为僧学习佛经,几年后便可还俗,也有少数升为佛爷。
德昂族使用德昂语,大多数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德昂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不少人能用汉文或傣文。
德昂族服饰以深色为主,不同支系的妇女服饰不同,主要从其筒裙横条文的颜色来识别。
【独龙族】
独龙族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总人口6930人(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世居地位于高黎贡山以西,但当利卡山以东的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主要分布地区为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集中居住地在独龙江乡。独龙族是中国较小的民族,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国大陆地区)中,人数仅多于塔塔尔、赫哲、高山和珞巴列第五十二大民族。
独龙族的先民与古代氐羌原始族群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古代氐羌原始族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条说:“丽江路,蛮有入种,曰磨此、曰白、曰罗落、曰科闷、曰峨昌、曰撬、曰吐蕃、曰卢、参错而居。”“撬”为“俅”字的同声异写,二十世纪五十年以前,俅(撬)族居住地区的河流称为俅江或俅地,贡山西部的独龙江上游则至今仍称俅江,元朝时期俅(撬)族正是居住在俅江流域一带,后来逐渐南移至下游的独龙江流域。
独龙族原有原始群婚的习俗,现已不存在。男女均散发,少女有文面的习惯。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
现有四分之一独龙族信仰天主教。
婚后每当妇女生一个孩子,女婿都要送岳父一头牛或一件其他东西如铁锅、一把刀等表示感谢。
独龙族的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裤。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是中亚的一支民族,为是吉尔吉斯共和国的主要民族。,多信仰伊斯兰教。中国境内约有186708柯尔克孜人(2010年),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史记》中最早记录了柯尔克孜人的情况,称之为“鬲昆”。两汉时称“坚昆”,魏晋南北朝至隋代称“结骨”、“契骨”、“纥骨”、“护骨”。唐代时根据汉语的音译通称为“黠戛斯”。五代十国、辽、宋、金时又称“纥里迄斯”,大蒙古国和元代时称“吉利吉斯”.清代时按准噶尔人的称呼,称其为布鲁特。乃蛮,钦察,契丹等来自哈萨克汗国的部族属于吉尔吉斯的“色尔特克勒克”(意为“外部之人”)。不属于吉尔吉斯本部。
柯尔克孜人最早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早期生活在天山南部及中亚等地的柯尔克孜人西元10世纪前后就皈依伊斯兰教。
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为柯尔克孜语),属于突厥语族钦察语支。历史上,柯尔克孜族曾经使用过古突厥文与察合台文,中国新疆的柯尔克孜族则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柯尔克孜语。
柯尔克孜族的女子多穿长连衣裙,上身穿黑色小马甲,有些地方的妇女穿小竖领的白色衬衫。妇女用头巾包头,外佩饰品。男子的高顶方形帽是一大特色,多用皮子或毡子做成,又一个卷沿,两侧有护耳。男子的上衣多是圆领,绣有花边。腰间束皮带,佩有小刀。
【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洛渝地区,少数聚居于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一带。
在中国实际控制区内(能够普查到的)的人口只有约3600人左右,还有超过60万人生活在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印占区。因此,也有珞巴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的错误说法。
藏文史籍《红史》等记载,早在松赞干布(617~650)时代,“南自珞与门……等均置于吐蕃统治之下”。此后藏和珞巴两族人民的交往不断发展,17世纪以后受命于清代中央王朝的西藏地方政府以封赠、委派等方式,通过属下宗、貉组织对洛渝一些地区实行行政管理。19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政府把洛渝地区划归波密土王管辖。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墨脱宗、则拉岗(宗)和嗄卡骆卡等机构的官员头人还分别对达岗错、马尼岗和巴恰西仁等珞巴族居住区按例收取差税。
珞巴族生活习俗受藏族影响较深,日常饮食及食品制作方法,基上与藏族农区相同。
珞巴族有自已的语言,没有文字,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珞巴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萨满教,也有部分信仰藏传佛教。
珞巴族服饰独具特色。男子一般穿藏式氇氆长袍,外套黑色羊毛坎肩,长及腹部,为套头式。妇女一般穿无领窄袖对襟上衣,以麻布为原料。下身围紧身筒裙,裙长略过膝部,用带子扎紧裹腿。
【毛南族】
毛南族也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称谓表明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宋、元、明 时代的“伶”,与毛南人的先祖有渊源关系。史籍中曾先后出现过“茅滩”、“茆滩”、“茅难”、“冒南” 、“毛难”、“毛南”等名称。
以农业为主,以饲养业和副业为辅,主要种植杂粮、少数地区种植水稻。毛南族聚居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南丹、金城江、都安等地,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有集中分布。这个地区紧靠云贵高原东麓,中部是茅南山,东北部是九万大山,西北部是凤凰山,西南部是大石山区,属亚热带气候,适合于农耕畜牧。
毛南族使用毛南语,一般认为属汉藏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支。无文字。多通汉语和壮语,通用汉文。
毛南族人擅长竹编工艺。编制的竹帽做为当地男女订情之物。细密的竹帽代表两人的情意绵绵。
毛南族多信仰道教,也有少数信仰佛教。
服饰与附近的壮族相似,男女都喜欢穿着蓝色和青色的大襟和对襟衫。妇女穿镶有两道花边的右开襟上衣及滚边裤子,留辫梳髻。戴手镯、银牌等饰品,尤其喜欢戴花竹帽。
【撒拉族】
撒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骨子里就是突厥人。 撒拉族,正式名称为撒拉尔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人的后裔,现主要聚居在中国青海省循化与甘肃省积石山自治县及其毗邻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有人口130607人(2010年)。
中国撒拉族古称Salor,这个部落名起源于传说中的乌古斯可汗(被土库曼人视为自己民族的祖先)的亲孙子撒拉尔,意思是到处挥动着大刀和长矛的人,有“无处不在、战无不胜的征服者”(——《Ruhnama》)的含义。撒拉尔部落是唐朝时期游牧于新疆伊犁一带的乌护,后来西迁至中亚马雷、玉龙杰赤咸海地区。在塞尔柱帝国和后来的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上,撒拉尔人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后来撒拉尔人西迁,一部分人定居在东部安纳托利亚(现在的土耳其境内)。留在马鲁及撒拉克的一部分人在较后的历史中被泛称为土库曼人,其中一部分在元朝时,由首领嘎勒莽,阿赫莽带领,取道撒马尔罕,吐鲁番、肃州到积石州,嘉裕关定居下来,成为今日青海的撒拉族。今天的土库曼斯坦仍然有撒鲁尔部落,第一批撒拉人是作为西域亲军前来屯田的。其他人陆续前来。洪武三年,他们首领神宝入附邓愈。被赐姓韩,这姓是头人的姓。
撒拉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撒拉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
伊斯兰教是撒拉族的全民信仰。
撒拉族的传统服饰较多地保留着中亚、伊斯兰和游牧文化的特点。男子多穿交领长衫、大裆裤,腰扎布带或丝巾,并佩戴约15厘米长的小刀,头戴羊皮卷檐帽,脚穿短筒靴,妇女头披纱巾,身穿连衣裙。妇女喜欢佩带长串耳环、戒指、手揭、串珠等首饰。
【拉祜族】
拉祜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澜沧江拉祜族自治县和孟连、双江自治县,在思茅、临沧地区及西双版纳等地也有分布,人口约为485966(2010年)。拉祜族在缅甸掸邦有约25万人,并有其政党组织。泰国有8万6千人,老挝亦有1万6千人。越南54个民族之一的拉祜族。
“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与彝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基诺族等属于同一族源。拉祜族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
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
拉祜族认为自然界有一种可敬可畏的神秘力量,信仰万物有灵。
拉祜族的传统服饰以黑为美,男女服饰的主色调都是黑色。男子一般穿对襟短衫、黑布长裤,戴黑布便帽或用黑色头巾裹头。妇女穿开襟、开衩的黑布长衫,袖口、襟边镶着银泡、缝缀着各种花边,下着黑布长裤,头缠黑色的长头布,头布两端装饰着彩色长穗,裹绑腿。
【傈僳族】
傈僳族发源于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西藏、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
傈僳族是从唐代“乌蛮”部落集团中分化出来的,与彝族、纳西族在族源上关系密切,其先民居住在今西昌、冕宁、盐边一带。傈僳族的族称最早见于唐人樊绰的《蛮书》记载的“栗粟两姓蛮”。8世纪时,傈僳族先民受“勿邓”、“两林”和“丰巴”三大乌蛮部落统治。12世纪以后,傈僳族先后受元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明丽江土知府木氏的统治。16世纪中叶,由于战争以及反对木土司的压迫,大批傈僳族人在头人括木必的率领下,渡过澜沧江,翻越碧罗雪山,进入怒江地区。此后,又有傈僳族陆续向西和向南迁移,形成今日的分布格局。
傈僳族人使用傈僳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支。
傈僳族人先后使用过老傈僳文、格匡式拼音文字、竹书和新傈僳文四种文字,均创制于20世纪。目前只有新、老傈僳文仍在使用。
傈僳族人以前为信仰万物有灵,后来在西方人的影响下逐渐皈依基督教。现在基督教为傈僳族的主要宗教。
傈僳族女子传统上头戴红色和白色料珠的头饰,胸前佩戴彩色料珠的项圈和项链。女子的裙子是用上百片的各色布料缝制而成的,称作“百花裙”。
傈僳族男子着短衫,以青布包头,身上佩戴砍刀、箭袋等狩猎的工具,傈僳族根据服饰颜色差别可分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
【满族】
满族,全称满洲族,另有“满洲人”、“满人”、“旗人”、“旗族”、“满珠”、“曼珠”、“妙吉祥”等称。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一个支系。满族有人口10387958人,是仅次于壮族的第二大少数族群。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
普遍认为,满族的直系远祖是三皇五帝以及夏商时期的肃慎(其时又作息慎、稷慎)。肃慎发源于现今远东外兴安岭一带,以优于弓箭制造而闻名。早在舜的时代,就曾向中原王朝进献弓矢。周武王灭商、周成王伐东夷时,肃慎皆派使者朝贺。
东汉至魏晋时期,肃慎改称挹娄;南北朝时期又改称勿吉;唐朝时名为靺鞨;唐末至明末又称女真(因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故又作女直)。女真即为“肃慎”之转音。
北宋初年,契丹兴起,建辽国,女真始附属于辽。1114年,生女真领袖完颜阿骨打因反抗辽国的压迫而起兵,建立金国,最终成功灭辽。其弟金太宗吴乞买时期又南下攻灭北宋,擒徽钦二帝,与南宋二分天下,可谓盛极一时。
1206年,蒙古成吉思汗崛起于大漠,开始向没落的金国宣战。1234年,成吉思汗之子木亦坚汗窝阔台灭金于蔡州。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元,设置辽阳行省以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以及鸭绿江流域的女真万户。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元大都,将蒙古人逐回大漠,建立明朝。明在故元辽阳行省之地改设奴儿干都司对女真人进行统辖。后建立清朝。
满族本民族的语言是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南通古斯语支的一个分支。
目前全国逾千万满族人基本不会说满语,除一些语言学者和东北地区部分村落的满族老人之外,满族人通用汉语。
满族的前身女真人曾经创造过女真文,于金国通行一时。因蒙古灭金,且在元朝时期,女真被统治者视为汉人的一种,女真文也逐渐失传。后清创立满文。
满族的宗教信仰比较多元化。起初,满族及其前身民族基本上以萨满教为主。清朝入关、接触中原文化之后,除了保留了一些萨满教习俗之外,满族人受中原民间信仰影响最大。佛教和基督教也各有一定影响。当代满族以无宗教人士为主。
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保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
【仫佬族】
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他们自称“伶”、“谨”。壮族称之为“布谨”,汉族称之为“姆 佬”。“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
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发展演变而来的,晋人常璩《华阳公志·南中志》中,即有关于“僚人”在云贵高原云岭山脉南沿一带活动的记载。唐宋以后,《岭外代答》、《溪蛮丛笑》等史籍中出现了“僚”、“伶”人们共同体的记述。《天河县志》、《大清一统志》说:“伶人又名僚,俗名姆佬”,可见仫佬与僚、伶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学术界一般认为,仫佬族是从僚、伶中分化出来形成的。历史上并未把仫佬族当成一个民族看待,1953年8月30日经过民族识别,仫佬族才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仫佬族形成单一民族,其时间大约在宋代。
仫佬族使用仫佬语,大部分人兼通汉语。
仫佬族信仰多神及佛道两教,受汉、壮等族影响很大。过去罗城仫佬族地区佛寺众多,规模宏大。例如在罗城县城附近有四寺院:“各贲寺”、 “开元寺”、 “双福寺”、“万广寺”。各贲寺和开元寺每年都举行会期,仫佬族青年男妇相聚唱歌,十分热闹。在一般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道教是具有重要影响的,每逢有人生病或自然灾害,都请道教的法师来求神攘鬼。道教之中,又分茅山教、梅山教两种。仫佬族做法事多请梅山教的法师。
仫佬族服饰六七十年前一直保持着古代僚人的特点。如妇女上衣很短,仅及腰,袖背上全部绣上鳞状花纹。下穿无褶筒裙,脚上穿的是钩尖鞋。男子多穿对襟衣,男女均以长帕包头。仫佬族的衣服,一般尚深青色。
【纳西族】
纳西族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西藏的交界处的丽江及其毗邻地区,云南省为纳西族主要分布省份。中国(中国大陆)有纳西族总人口326295人(2010年人口普查),列第27大民族,其中云南占纳西族人口的95%以上,其余省市区均有分布。
纳西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是古代羌人的一支,据《华阳国志》记载,东汉(公元25-220年)末年,该地区有“摩沙夷”活动。唐代,纳西族先民分布记录较详细,据《蛮书》所记,西至金沙江河谷、巨甸以北“铁桥上下及大婆、小婆、三探览(均在今丽江地区)”东至雅砻江流域“昆池(今盐源)等川”,都是“磨些蛮”所居之地。元明时代,由于云南丽江木氏土司崛起,不断向外扩张,纳西族活动地域更为广阔,东北部可能到了今四川省康定及以南贡嘎岭一带,北到今巴塘、理塘和昌都,西到怒江流域。清雍正元年(1723年)木氏土司改土归流后,西北部藏族土司实力南移,纳西族土司式微,加之大批彝族西迁入雅砻江流域,人数就逐渐减少。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纳西族的语言是纳西语,一般归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它有两种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其中东巴文创造于一千多年前,是今天世界上唯一的仍被使用的一种象形文字。
纳西族信仰东巴教、藏传佛教等宗教。丽江纳西族还普遍信奉“三朵”神,成为多种信仰的民族。
纳西族妇女一般穿着宽大布衣、戴圆帽(现在很多妇女直接戴蓝色的圆形红军帽)、披羊皮披肩,羊皮批上有两根白色背带在胸前交叉,一般有7个白色圆形装饰,俗称“披星戴月”。
【普米族】
普米族是中国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丽江市的宁蒗、玉龙、永胜等地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2010年人口为42861人。
普米族是中国古代民族氐羌的后裔,汉文史书称之为“西番”、“巴苴”等。其自称为“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等,是同一名称的变体,意为“白人”。
普米族的语言是普米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羌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居住在四川省木里、盐源以及九龙等地的约25000名藏族人也说普米语,其中木里县人数最多,约有18000人。除使用普米语之外,多数人兼通汉语和一些邻近民族的语言。普米族没有文字。
普米族信仰原始宗教。宁蒗的普米族受藏文化影响而信仰藏传佛教。
男女无论衣式如何,均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
【羌族】
今天的羌族是古羌人的一支,自称尔玛。“羌”是他称,因其以羊为图腾,“西戎牧羊人”(《史记.西羌传》)。今天的羌族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地震后,总人口不足30万。有口语,文字失落。
“羌人”分为“先古羌”,又叫“东羌”(春秋战国之前的炎黄族团)和“后古羌”,又叫西羌(春秋战国之后的西羌“胡夷”族团)。 共同特点是:以羊为祭祀的图腾。 先古羌为秦统一后,和东部诸族融为一体,形成汉族的胚胎(出处:翦伯赞《先秦史》)。 后古羌自春秋战国时期从西北涌入,发展演变成为今天的部分汉族、羌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
羌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但有自已的语言。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
羌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女皆穿细麻布长衫、崇尚蓝色、羊皮坎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羌族妇女挑花刺绣久负盛名。
羌族地区至今仍保留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生活文化与信仰,信奉自己的天神“阿爸”,也兼信别神,多神崇拜。
【畲族】
畲族,中国东南少数民族,中国大陆有畲族708651人(2010年人口普查),列第19大少数民族。畲族世居地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贵州、广东和湖南六省,其中尤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最为集中。
畲族是中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意为刀耕火种,指的是畬族的生产方式。我国做民族划分之后,统一称为“畲族”。
畲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自已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的畲族使用汉语客家方言,通用汉文。畬语与炯奈语最接近,属于苗瑶语系苗语支.使用者仅有数千,是一种濒临消失的语言。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
宗教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
【塔吉克族】
塔吉克民族分为平原塔吉克人和高原塔吉克人两部分。塔吉克共和国的主要民族为平原塔吉克人。塔吉克人也分布在阿富汗和中国新疆等地。塔吉克人大多说塔吉克语。中国的塔吉克族则为高原塔吉克人,主要说帕米尔语的方言。
塔吉克族是一个古老民族,其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分布于帕米尔东西操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的塞种(高原塔吉克)。现主要分布在塔吉克共和国的是平原塔吉克人。“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是“王冠”的意思(分平原塔吉克、高原塔吉克)。过去塔吉克族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数千年来,塔吉克人不断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了自己颇具特色的历史与文明(分平原塔吉克、高原塔吉克)。
他们本来在河中占多数,后许多部落被突厥人赶到高原地区。
我国内的塔吉克族,其实是操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的高原塔吉克人,与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族(平原塔吉克人)有很大区别,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塔吉克人。中国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少数散居在该县以东的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地区,人口约为4.1万人.
塔吉克民族多数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平原塔吉克),少数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高原塔吉克)。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平原塔吉克)。其中我国境内的高原塔吉克人基本上信仰什叶派,没有文字,普遍使用维吾尔文。
【苗族】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主要聚居于中国华南及东南亚。中国有苗族9426007人(2010年人口普查),占总人口的0.71%,为中国第五大民族。在越南名为赫蒙族,人口78万7604人,列第8位。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
苗族人语言的统称为苗语,属于苗瑶语族的苗语支。苗语曾有文字,但已经失传。各地的苗语有不同的复杂程度,但简单来说,受汉文化影响愈大的地区,其语言的简化程度及汉字词使用的程度也愈高。
苗族人多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滇东北次方言区和海外的苗族有一部分信仰基督教。
苗家的姑娘最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怒族】
怒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人口约为37523人(2010年)。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大都使用汉文。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方言之间差别很大,几乎不能通话。但由于与傈僳族长期共处,多数人会讲傈僳语。
此外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及西藏的察隅县也有少量怒族分布。怒族是该族的自称,另外还有“怒苏”、“阿怒”、“阿龙”等自称,后统称为怒族。
怒族族名来自于其民族居住于怒江两岸,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由早期居于今云南省福贡、贡山的土著与唐代“庐鹿蛮”的一部分发展而来。从八世纪起,先后受云南的南诏、大理政权管辖,元、明以后属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从17世纪开始,怒族除受丽江纳西族木氏土知府所属维西康普土千总和叶枝土千总统治外,还受察瓦龙藏族土干总和喇嘛寺及兰坪菟峨白族罗姓土司的管辖。
辛亥革命后,1913年在兰坪县的营盘街设立怒俅殖边总局,先后设置菖蒲桶(贡山)行政委员公署及上帕(福贡)、知子罗(碧江)2个殖民公署;1918年,统一改为行政委员公署。1933年,国民党政府又将3个公署改为贡山、福贡、碧江3个设治局,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
怒族的传统信仰是民族的原始图腾,但也有的信仰藏传佛教以及基督教。
怒族男女服饰多为麻布质地.
怒族习惯于日食两餐。其主食绝大部分以玉米为主。玉米的食用方法从爆米花逐渐发展为煮焖成咕嘟饭(类似玉米面稠糊)、包谷稀饭,做成包谷粑粑,石板粑粑最有特色。少数信奉喇嘛教的怒族也吃酥油糌粑。 不论男女,都能豪饮,而且饮酒必歌,每饮必醉。
【黎族】
黎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列中国第18大民族。海南是黎族世居地,除海南以外,现代黎族聚居区分布于贵州、广东、广西和江西等省区。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海南岛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黎族是壮侗民族后裔。
黎族有自已的语言,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不少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现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黎族服装以棉麻为原料,多穿对襟无领上衣。黎族妇女喜梳发髻于脑后,用的发簪是箭猪毛、牛骨或金属制成。女子下穿织绣花纹的筒裙,裙上绣有各种图案。遇重要节日或婚丧等要着盛装,妇女要戴项圈、手镯、脚镯、二环等银质饰品。有些地方的妇女戴很重的耳环,使耳双垂肩,称为“儋耳”。
【门巴族】
门巴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大约10561人(2010年统计)。
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玛拉雅山区繁衍生息,与藏、培巴等民族长期相处。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的疆域就包括门隅地区。唐朝时(823年)吐蕃在拉萨大昭寺前设立的“唐蕃会盟碑”中就有“南者门巴”的记载。
门巴族人使用门巴语、仓洛语和藏语,无本民族文字,通用藏文。
门巴族人普遍信藏传佛教,少数人信仰原始宗教。
门巴族的服饰受藏族影响较大,男女都穿氆氇袍,腰间都系红氆氇腰带,很像藏装,但衣着比藏装短小。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
蒙古人的先世是东胡,东胡被匈奴单于冒顿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分为乌桓和鲜卑二族。
乌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一族崛起,在西晋晋武帝时代,鲜卑主要分为段部、慕容部、拓拔部、乞伏部、秃发部、宇文部和拓拔部的别支柔然等。其中柔然与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战。柔然被突厥系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小部分契丹人的宗源。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蒙兀室韦的祖先之一。《旧唐书》有“蒙兀室韦”,“蒙兀” 与“蒙古”是同名异译。
北宋时,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系民族的统治逐渐衰落,居住于今日俄罗斯联邦赤塔州和蒙古国东方省地区,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蒙兀室韦诸部,开始西迁至蒙古高原内部,号黑鞑靼。漠北诸部中,黄金家族来自室韦诸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系后裔。室韦诸部在突厥语中称作鞑靼。契丹征服鞑靼后,黑鞑靼自号尼伦部。
12世纪初,合不勒汗(铁木真曾祖)统一尼伦各部,号其部落为“蒙古”。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漠北各部落,蒙古一词成为各部的共同名称。
西部蒙古诸部,则是突厥或被突厥化的部落。明时东、西蒙古分称为鞑靼和瓦剌。
蒙古族使用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明末清初,藏传佛教格鲁派逐渐取代萨满教,成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
蒙古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
下一篇: 东汉末年是三国之武圣关羽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